有句話,我記不大清是哪位翻譯家當鋪說的了。大意是,將一種語言翻譯成另一種語言,本質上講是不可能的。因為,語言的背後是文化,文化是不能被翻譯的。
  如果你有意旅游巴黎汽車貸款,如果你在旅游巴黎時計劃逛逛巴士底廣場,如果你查看地名時不僅看中文而且還對照法文,那麼,你即刻就會體驗到法語譯成漢語的“翻譯文化衝擊”。
  巴士底廣場,法語是Place de la Bastille。但在中文中,許多二胎人卻將其譯成了“巴士底獄廣場”。這個赫然嚇人的“獄”字從何而來?顯然,譯者是受了中國中學歷史教科書的影響。因為,歷史課本講法國革命時,其中的重點段落在描述“英勇的巴黎市民攻占巴士底獄”的故事。
  一位逛完巴士底廣場的朋友說:“一提巴士底,我想到的就只有法國大革命和巴士底獄負債整合,沒別的。”由此可見,中學課本知識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。
  但他說這話時,無意中又暴露了另一個“翻譯文化衝擊”。那就是,在法關鍵字行銷國革命中塞進了一個“大”字。如果有興趣,你可以翻翻法語或英語文獻,大都會把這場革命稱為Révolution Française或The French Revolution,並沒有將“大”字嵌入其中。
  為什麼西方語言稱之為法國革命的歷史事件,譯成中文卻成了法國大革命呢?善意的解釋是,譯者採用的是意譯法,因為法國革命確實是規模大影響也大。但我覺得,以下兩點更值得關註。一點是,中國的精英人士們用“大”字來表達他們對這場法國革命的羡慕和支持。明白了這一點,可以更好地理解辛亥革命為什麼要模仿法國革命。
  另一點是,這個“大”字恰恰彰顯了中國文化中“好大喜大”的嗜好。而正是這個嗜好,給當代中國和中國人曾帶來過“大大”的傷害和災難。比如,大鳴大放、大民主、大躍進、大煉鋼鐵、文化大革命……基於這一點苦澀的認識,我在本文中一律抹去法國大革命中的“大”字。
  閑言少敘,話歸正題,接著述說巴士底(Bastille)。巴士底是一個地名,位於巴黎城區東部,中心部位的圓型地帶原來的建築正是巴士底獄,現在被稱為巴士底廣場。廣場中央,矗立著的是一根高51.5米的柱狀紀念碑,直插雲霄,被喚作“七月柱(Colonne de Juillet)”。圍著廣場,有11條街道向四面八方輻射,是名符其實的交通樞紐。
  如今的游人來這裡,可看的東西很多,其中之一便是這根“七月柱”。但需要弄清楚的是,雖然巴黎市民攻打巴士底獄的革命行為發生在1789年7月14日,但這根紀念柱卻並非為紀念這一歷史事件修建的,而是為了紀念1830年的“七月革命”。
  法國“七月革命”共持續了27日、28日和29日這3天,推翻了波旁王朝,迎來了“七月王朝”。法國文豪雨果的著名小說《悲慘世界》,就是以描述巴黎青年在“七月革命”中的革命浪漫主義行為開篇的;法國浪漫主義畫家歐仁·德拉克羅瓦的名畫《自由引導人民》,也是為紀念“七月革命”所作,但許多人卻誤以為這幅畫描述的是1789年的法國革命。畫中袒胸露乳的自由女神,右手揮舞著象徵革命的紅白藍三色旗,左手緊抓著帶刺刀的火槍,引領身後的人民奮起革命。
  然而,也有許多人來這裡,不是為了目睹有形的歷史建築,而是為了傾聽無形的歷史回聲。因為,那座1789年法國革命時的標誌性建築巴士底獄,在革命爆發後的第一年就被革命人民在一片革命聲中夷為平地,蹤跡全無了。
  巴士底獄始建於1370年至1383年間。當初建的並不是監獄,而是保衛巴黎城的軍事堡壘。當時,法國和英國之間正在進行著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戰爭——百年戰爭(1337年~1453年)。為了阻擋英國人的進攻,法國國王下令在巴黎城外修築了這座防禦堡壘。
  隨著巴黎城區面積的不斷擴展,原來位於城外的堡壘變成了市中心建築,自然失去了護城作用。到了17世紀,法王路易十一將他變成了一座關押政治犯的監獄。直到1789年法國革命爆發時,這座監獄的主要用途依然是關押政治犯。其中,最著名的政治犯是法國啟蒙運動的先驅伏爾泰(1694年~1778年)。
  1717年,伏爾泰被投入巴士底獄,原因是他創作諷刺詩,含沙射影地無情抨擊奢靡淫亂的宮廷生活。誰也沒想到的是,伏爾泰因禍得福,利用獄中的大把時間,創作出劇本《俄狄浦斯王》。伏爾泰出獄不久,1718年秋,該劇在巴黎上演並轟動一時。伏爾泰因此一舉成名,還贏得了“法蘭西最優秀詩人”的桂冠。
  需要說明的是,早在公元前5世紀,古希腊著名劇作家索福克勒斯(前496~前405年)就寫出了同名劇本《俄狄浦斯王》。該劇被亞里士多德推崇為戲劇藝術的典範;而後經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的演繹,還創造出一條人所共知的新名詞——“俄狄浦斯情結”,即“戀母情結”。如果伏爾泰和索福克勒斯共同生活在當今時代,很可能引發一場知識產權之爭。
  歷史常識告訴我們,攻打巴士底獄是法國革命爆發的標誌。但問題是,革命者為什麼要攻打巴士底獄而不是王宮?最流行的解釋是,巴士底獄象徵著王權和封建制度。摧毀了它,象徵著王權垮臺和封建制度的瓦解。這個說法很動人,一下子把革命者的行為崇高化和偉大化了。
  但我覺得,這顯然是革命理論家事後對這一事件意義的美化。因為真實情況是,1789年7月12日,巴黎市民上街游行時,與維持秩序的皇家軍隊發生了衝突。事後,謠言四起,說國王路易十六正調集軍隊準備鎮壓。而游行者手裡的武器只是些棍棒、斧頭和長矛之類的東西,顯然難以對抗用槍炮武裝起來的軍隊。
  怎麼辦?尋找武器!哪裡有武器?巴士底獄!因為巴士底獄除了是關押犯人的牢獄,還是存放著大量槍支彈葯和大炮的武器庫。於是,1789年7月14日,巴黎市民喊出了當天最響亮的口號:“到巴士底獄去!”在這句口號的激勵下,經過一天激戰,巴士底獄最終被攻剋了。從這一天開始,法國人進行了長達10年的激進和充滿浪漫主義的革命。直到今天,7月14日仍然是法國的國慶日。
  無獨有偶,1911年10月10日,中國革命黨人偶然在武昌打響辛亥革命第一槍時,他們首先想到的也是搶奪武器彈葯,所以第一個攻占的目標便是楚望台軍械庫。那些武昌首義的革命軍人,先想到搶奪保命武器是自然反應,後來的理論家們拔高美化了一下,說他們“吹響了推翻了清王朝的號角”。
  繞著巴士底廣場轉兩圈,沒看到巴士底獄殘留的任何石頭磚瓦,我卻清晰地聽到從地下涌出了陣陣吶喊聲:自由、平等、博愛。這是200多年前法國革命者的吶喊,但直到今天,世界上仍有許許多多的人,還在為把這句吶喊變為現實而奮鬥。  (原標題:傾聽巴士底獄的歷史回聲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c71tccxl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